别说民间乡里,就像此时的蔡邕,他对刘沧不可谓不关心,但明知他明天要去参加械斗,却跟本不会说出些什么奉劝阻止的话来。
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,只要事出有因,提刀上阵,好男儿自该如此。
毕竟乃家天下的时代,而这个因,也从来不会特指国之层面。
刀身缠上麻绳,能敲能砍,却不至于白刃取人性命,两人闲扯之时,似乎蔡邕有心引导,话题又逐渐引向习文方面。
“父亲大人,说起来,如今这文章断句标注是否有些麻烦?”
蔡邕平时说话也并不总是咬文嚼字,但论到学习之时,经史词句却是字字严谨,刘沧这边听的有些头大,转眼又开始抖起小机灵来。
“嗯?有何麻烦?”蔡邕疑惑。
“您看,如今文章多是一气而成,就算句间留下间隔,也容易引起非议。若是在这断句之时加上这种点、豆样式的标点,不是更能直言其意么?”刘沧缠好刀身,在地上划了个逗号句号。
“还是说这种标点会犯什么忌讳,为世家不喜?”刘沧对蔡邕问道。
古人不傻,而且就刘沧所见,蔡邕给他注解的礼记中,也存在字句间隔。
如今刘沧对国学之道多少也有点敬畏,他可不相信蔡邕这类人连个逗号句号都不懂运用。
原本刘沧以为这更有可能是所谓世家垄断知识的一个环节。
结果抬眼却看到蔡邕用即是欣慰,又如关爱智障一般的眼神打量着他。
“额,父亲大人,有何不妥?还是这种话不宜说出?”刘沧错愕问道。
“呵呵,断句解析,你居然想到这里去了。”蔡邕表情怪异,刘沧一头雾水。
“忌讳之言暂且不谈,为父问你,你认为这明确断句更好?”蔡邕问道。
“难道不好?”刘沧疑问。
“那对何人好呢?”蔡邕再问。
“当然是学文之人,就如这乡间百姓,一书传阅,众人皆明,自然是对庶民底层更好些吧?”刘沧轻声道。
“呵呵。”蔡邕脸上闪过哂笑。
“你啊,老夫还以为,你到底是刘氏的种呢。”蔡邕摇头叹气,脸上表情却是一片轻松。
“嗯?”刘沧质疑。
不是对底层好么?刘氏的种?这意思肯定不是说桑村刘氏,当今天子那个刘氏?这话味道有点不对啊。
“年纪不大,莫要总是心存鬼蜮。”刘沧表情猜忌,蔡邕言辞训斥。
“先莫言忌讳喜恶,为父问你,诸子百家你可知晓。”蔡邕摇头对刘沧问道。
“知之不详,战国百家争鸣,先秦罢之,独尊儒术。”刘沧思索道。
“那如今我大汉便是独尊儒术咯?”蔡邕嘴角带笑。
刘沧有点愣神,心中茫然,又有些牢骚:这还用问我?你一个东汉大儒,心里没点逼数?
“哈哈。竖子端是急躁。”似通面相,看刘沧表情,蔡邕抚须大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