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8章做官的艺术
啪!
一个衙役踹开淮安府知府衙门的大门,两队人马刷刷的冲了进去站好。
正门外,有一个圆领红袍、头戴乌纱帽的官员从轿子里走出来,堂堂知府衙门似乎不在其眼中,他短小身材,但脸色不怒自威,就这么坦然的走了进去。
却说这田若富一开始还要叫骂是谁敢这么大胆,但从里边儿出来仅看一个模糊的身形,便立马提着衣角低头跑了出去。
“下官不知总漕大驾光临,有失远迎,还请总漕恕罪。”
啪!
来人虽然身材短,但是跪在地上的田若富他还是够得着的,这么一巴掌打得是清脆透亮,整个院子里的人都听到了,那声音、那力道,像是扇在人的心上一样。
接着就看他指着田若富的脑袋大骂,“本官几日不在,你便惹出这样的事端!交代你的事,你有哪一件是办得漂漂亮亮的?!”
“总漕恕罪,总漕恕罪,”田若富捂着脸,一个大男人马上就要哭出来似的。
实在是他倒霉,因为对他发脾气的就是他的顶头上司――漕运总督陈泰。
这个就要理一理这里的行政关系。
首先南直隶是分两块,一为应天巡抚,一为凤阳巡抚。应天巡抚常驻应天,也就是南京,凤阳巡抚的治所大部分时候则在淮安。
但凤阳巡抚一般是个兼的,在它的前面还有一大串。
陈泰此时的官名全称应为“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”。
漕运、凤阳、河道……这每一个都不是小事,但总漕的治所确实就在淮安。
因为淮安这座城市在明清两代是一座妥妥的枢纽城市。
南京的西北是凤阳、东北是淮安,如果说凤阳的重点在于军事,那么淮安的重点则是漕运。
因为淮安是京杭运河和淮河的交汇之处,来来往往的商船都会在淮安停靠。
其次,明清两代的国运都与漕运绑定在一起,为此还专门设有漕运总督,总督府就在淮安。
此外,南宋时黄河夺淮入海,一直到清咸丰年间,这六百多年黄河都是过淮安而入海的。
然而黄河泛滥成灾,明前中期,黄河为患较轻,所以漕运总督还有“兼管河道”四字,当然,如果真的遇到那种大水灾,朝廷会临时派专员前往治理,事毕即撤,并非常设。
之后,从明朝嘉、万年间开始直至清朝,黄河开始逐渐疯狂,康熙皇帝还以治黄河为三大业,所以一个人实在不能身兼数职,
明廷在成化年间首先开始将河、漕分开,当然后来又合过,分分合合、反复几次,终于在万历后期直至明末,河、漕一直是分开的,到清朝也是如此,
而河道总督、它的总督府也在淮安。
总督这个官位,全天下也没几个,但很长一段时间里,淮安有两个,可见这个地理位置之关键。
直到今天,淮安市境内仍然有一条黄河的古道,当地人称其为‘废黄河’,而河、漕两事也留下了江南河道总督署和漕运总督府两个景点。
所以说此时的陈泰,既是漕运总督、又是凤阳巡抚而且还兼管河道,这样的官位……如果朝廷要调任漕运总督,一般是需要从侍郎当中挑选的。
这还是明朝,到了清朝,河道、漕运两事越发重要,那都得是二品大员了。
如此级别的官员,打田若富这个知府一巴掌,还真是小事一桩,不要说打他一巴掌,就是更离谱的事儿,只要他说,田若富就得老老实实的做。
只是田若富实在也委屈,他好好的在当差,也不知发生了什么,莫名其妙就挨了一巴掌,看着甩袖的陈泰,他陪着小心说:
“下官、下官还不知是何事惹怒了总漕。请总漕示下,下官必定立马改正!”
“竟还不自知。可知道,为了你那档子事,京里派了内阁阁老下来!”
“啊!阁老要来?!”
田若富一下被这个消息给震惊得下巴都要脱臼,数息之内都讲不出话来。
“总、总漕,下官、下官……”
“不要再下官了!”陈泰怒骂道:“真是蠢货一头,京里为什么会派人下来查案?还不就是因为那个知县的一封奏疏进了圣上的眼里?你以为这么多的官员出京,不要圣上点头的嘛?而你,却在这个时候安插其罪名,将其下狱!现在这个人是杀杀不得、放放不得,顾得了头却不顾不了腚,愚蠢至极、荒唐至极!”
“去!”陈泰指着他,“派人将其放出来!”
田若富嘴唇子都在颤,哭丧着说:“总、总漕,可是他确实短了仓廒储粮,这也是事实如此啊!”
“是不是事实你自己清楚!此人在此处没有根基,自然是随你胡说,京里来的那些呆鹅,一心只想自保也不会与你深究,但阁老一到,你这个慌要怎么扯?
足足六千二百石的粮食,是哪些人运、运到哪里、谁来接手,这里里外外的人你都杀光了吗?还是说那个清江浦的知县能在阁老的面前也死撑不说?!”
陈泰的一番话犹如重锤敲在他的心头。
身居高位、国之重臣,那脑子必定不在他之下。
这么一讲,才觉得自己安插的这个罪名实在是漏洞极多,最大的漏洞便是经手的人多。
他这个知府还在,这些人为了自己和一家老小都不会讲话,可万一他被拿下,那就不好讲了。
陈泰看他还在犹豫,气的自己下令,他指着知府衙门里的人说道:“本官再说一次,去将人放了,要是少了一根指头,你们谁也担待不起!”
田若富还没讲话,但他缩得像乌龟一般,下面的人左右瞧了瞧,还是照着总漕的话去办了。
毕竟,这个官、大太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