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ht9.net
字:
关灯 护眼
好甜小说网 >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> 第0162章:把控全局的赵祯,留给群臣的三道送命题
推荐阅读:

第0162章:把控全局的赵祯,留给群臣的三道送命题

唰!唰!唰!</P>

群臣低头,笔挟风云。</P>

赵祯望向太祖、太宗、真宗的画像,不由得挺了挺胸膛。</P>

这一刻。</P>

他突然觉得,太祖太宗若知他做此事,定会甚是欣慰。</P>

陈执中想了许久后,也开始动笔。</P>

大概一刻钟后。</P>

陈执中作为最后一个开始动笔的人,第一个完成了奏对文章。</P>

小半页纸,约二百余字。</P>

他抬起头,发现其他官员仍在奋笔直书,一旁的张方平都写有三页小纸了。</P>

连忙再次蘸墨,又写了起来。</P>

即使说空话,他也要将一页纸填满。</P>

在他眼里,态度比能力更容易打动赵祯。</P>

不远处,苏良早就打好了腹稿。</P>

依照心中所想,不到半个时辰便完成了一份奏对文章。</P>

大半个时辰后,官员们纷纷完稿。</P>

欧阳修写得最是开怀尽兴。</P>

他最喜欢的就是能够写尽心中所想。</P>

天章阁召对之策,群臣皆可为心而文,无论写什么,赵祯都不会追究。</P>

……</P>

午后,垂拱殿内。</P>

两名内侍将群臣的奏对文章整理完毕,放在了御案上。</P>

赵祯的心情略微有些忐忑。</P>

这些厚厚的纸张上,撰写的都是群臣们认为大宋当下存在的问题。</P>

作为大宋的官家,赵祯看到这些,其实压力还是蛮大的。</P>

有些问题,他比谁都清楚。</P>

但解决的代价实在太大,只能一次次搁浅。</P>

这次。</P>

或许就是再一次拾起来的机会。</P>

他长呼一口气,旋即认真地看了起来。</P>

哗啦!哗啦!哗啦!</P>

纸页翻动。</P>

赵祯时而皱眉,时而深思,时而在纸上勾勾画画,时而露出欣慰的笑容。</P>

……</P>

入夜。</P>

赵祯终于将案头上所有的奏对文章都看了一遍。</P>

“呼!”</P>

他长呼一口气,抬头看向殿门外的夜。</P>

群臣所请,涉及方向甚广。</P>

有朝政得失、有兵农要务、有边防备御、有财赋钱法、有奸盗乱俗之事等等。</P>

有官员称,两府相公效率低下,许多问题不予明示,导致地方官员猜来猜去,徒增消耗。</P>

有官员称,三司支钱过慢,甚至看衙门主官行事,开封府的钱物从不拖欠,馆阁的公用钱能从初春拖到秋末。</P>

有官员称,朝廷冗官、冗兵情况严重,赋役甚重,建议减冗兵、去冗官。</P>

还有官员称,御史台势大,令两府宰执都不敢多语,理应减少台谏官数量,并外放地方。</P>

……</P>

这些意见,大多都在赵祯的意料中。</P>

当下。</P>

所有的决定权都掌控在他的手里。</P>

是小打小闹,还是大刀阔斧,全凭他接下来的决定。</P>

苏良等台谏官坚持赵祯开天章阁就是因为,大宋变革的发起人必须是赵祯。</P>

只有赵祯作为领头人,才有可能不会虎头蛇尾。</P>

同时,群臣也都在观望着赵祯的反馈。</P>

大宋的问题都已经列在纸面上了。</P>

解决方案到底是小雨下地皮湿,还是以雷霆万钧之势刮骨疗伤,全在官家。</P>

赵祯坐在御座前,认真地思索着。</P>

一旁的内侍将两盘点心悄悄放在桌旁,不敢有丝毫打扰。</P>

赵祯差不多思索了小半个时辰,然后将苏良的奏对文章翻了出来。</P>

苏良的奏对文章并未像许多臣子那样,提出棘手的问题,然后建议官家大力整改。</P>

苏良只是分析了大宋目前的处境,以及整体存在的问题。</P>

赵祯看向苏良所写的最后一句话,缓缓念道:“冗兵不除,天下民力殚也;冗官不除,朝政日愈滥也。国无盈余,大宋永难兴焉。”</P>

赵祯拿起狼毫笔,在一张干净的纸笺上写了三个字:官、兵、财。</P>

其实,大宋的主要问题就这么三个。</P>

官太多,兵太多,国库没钱。</P>

国库没钱的主要原因,还是因为官与兵太多。</P>

赵祯首先看向“官”字,犹豫了片刻后,无奈将“官”字划了去。</P>

范富新政,便是先整顿吏治,</P>

结果导致天下的士大夫官员怨声载道,弹劾奏疏满天飞。</P>

如果将大宋朝比作一棵大树。</P>

士大夫官员们便是上面的枝枝桠桠。</P>

砍掉两三根还无事,若砍掉一半,这棵树必然大伤元气。</P>

目前,还不可为。</P>

而后,赵祯又看向“兵”字。</P>

大宋采用募兵制,自宋与西夏的战争后,兵员大增。</P>

当下的禁军和厢军加起来,足足有上百万人,乃是大宋历来兵数之最。</P>

庆历四年,韩琦任枢密副使时曾经淘汰了一万余士兵。</P>

很多边境将领都上奏表达了不满,认为朝廷不体恤下情。</P>

赵祯面带犹豫,转而看向“财”字。</P>

大宋朝廷的财政主要来自于内藏库与三司管辖的国库。</P>

内藏库就是宋太祖时期的封桩库,也是当下大宋朝廷真正的小金库。</P>

本意是“俟满五百万缗,当问契丹赎燕蓟,不然便以财募勇士,买敌人首。”</P>

但渐渐的,大家都选择自动遗忘了这个本意。</P>

赵祯拿起一旁的内藏库账目,看了看。</P>

庆历二年,内藏库出银100万两,绸、绢各一百万匹,用于边费。</P>

庆历三年,出绸绢100万匹,用于三司经费。</P>

……</P>

庆历六年,出缗钱二十万,用于修缮禁中宫殿。</P>

庆历七年,出钱一百万缗,用于河北市籴军储。</P>

……</P>

内藏库虽然收入颇多,但也禁不住这样花销。</P>

省钱是省不下的,只能增加收入。</P>

但是目前赋役甚重,再加赋税,无异于吸生民膏血。</P>

也不可为。</P>

赵祯想了一圈,面色越来越深沉。</P>

“冗官不能动,冗兵也不能动,而朝廷又无额外挣钱之法,朕还能改什么?”</P>

要么伤害士大夫官员,要么伤害士兵,要么伤害天下百姓。</P>

赵祯气愤地将毛笔扔到一边。</P>

他觉得无论如何变,都会伤及国本。</P>

待其平静了片刻后,再次看向那份三字纸笺,喃喃道:“如果必须从一个开始变呢?”</P>
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