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卫辉府物产贫瘠人口不充,哪有黄河南岸富饶?我军如今南下,脚踏黄河之南,眼前城池无不富庶,人口又密集,不失为立身之根基。不论河北混元教,还是山东的徐教主,都将对我等委以重任示好拉拢。”
一场会议开完,这支踏入黄河南岸的红巾军就立刻分兵掠地,各自发展各自的。
河南军队主力在新乡溃败,折损过半,现在还在北岸休整。
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富饶,没有多少防护手段的河南,不需要与官军打决战,自然没必要再集中行动。
就这么化整为零分兵掠地,这个血腥过程中,各部实力会滚雪球一样壮大,汲取一切能汲取的养料,会壮大到臃肿。
臃肿到一定极限,又会进行新一轮分兵。
这个过程里,适者生存。
百姓就是养分,不拉上贼船,就会被官军动员起来。
好在,朝廷招募兵丁是要出粮饷的,偏偏朝廷现在各处都没钱。
如果朝廷也这样强逼着百姓吃刀口饭……那就不好玩了。
企图‘我命由我不由天’的张士佩部从徐鸿儒体系内半步独立,徐鸿儒也收到了周七的回信,周七在信中劝徐鸿儒称帝。
称帝,谁不想称帝?
徐鸿儒自然是想称帝的,不想当皇帝的落魄书生不是好的教主。
从他攻灭孟府、孔府之后,传统的称帝方式已不适用他。
率先称帝虽然会引发朝廷不顾一切的打击,可也会获得名义上的优势。
从法理上来说,皇帝是可以册封王侯藩属的。
自大朱天庭飞升天际以来,徐鸿儒麾下的白衣神兵越打越少,神异手段几乎断绝。
不管劝他称帝包藏着怎样的祸心,总之有一点是很明确的,那就是泰山。
只要他称帝,在泰山封禅,乘机更易新的泰山帝君,那么就能迅速补充各部折损殆尽的白衣神兵。
甚至还可以直接借调泰山帝君麾下的天兵协助征战,不求协同破敌,能在侧面挡住大朱天庭的各类干扰就可以了。
皇明朝廷丢了山东,还想继续维持泰山东岳天柱?
大朱天庭的太祖皇帝、一众名垂青史的天官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徐鸿儒分兵万余向泰山进发,前去重修庙宇,整备道路,为登基时昭告天地做准备。
可能是济南战场表现活跃的毕自严所部北上,徐鸿儒又往济南战场投入三万生力军。
称帝的念头被周七勾动后,徐鸿儒本能的认识到这方面的好处,将南征的念头压了下来。
没办法,刘六刘七举事时,先后两位统帅渡江时失足淹死……这对红巾军上下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忌讳。
万一……万一,就怕万一。
还不如先忍忍,先把济南这颗大钉子拔除,称帝后再南征。
济南府二十几个县,近半还在坚守,乡勇部队在战争中得到残酷锻炼。
一旦这批乡勇被整合起来,那就很难再啃动。
现在就很好,这些历经血战的乡勇还都分散在各县,可以从容的逐一击破,避免其合流成军。